双主互愉特色引领有效教学师生共赢

作者:李艳红 字数:2508

摘 要:以打造“双主互愉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特色,通过学科研讨、组内教研等多种方式,引领教师探索有效教学的新策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有效教学向纵深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学科文化。

关键词:有效教学;双主互愉

有效教学涵盖了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数学学科在已有基础上,决定以打造“双主互愉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分层规划,由浅入深,引领教师探索有效教学的新策略,推动有效教学向纵深发展。

双主互愉,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整体提升,既享受自身成功的愉悦,又感受来自对方的愉悦。相信这也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根本所在。

1 有意的研——研讨课敢于抛砖引玉

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数学学科把视线聚焦在常态课教学的研讨上。每学年都固定一学期,进行常态课的研讨交流。变展示课为问题课,变“评课”为 “议课”,鼓励教师带着双主互愉有效教学中的问题上课,勇于呈现自己对双主互愉有效教学的理解,抱着抛砖引玉的态度,和大家进行思维碰撞。

我们二年级曾推出一节新授研讨课《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就引发了大家对如何初步教学几何概念的大讨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参考在教学建议中这样写到:“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对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就可以了。”

教学参考很明确的要求教师对角的概念不能讲太多。但是不讲又不行。我们二年级有8个班500余名学生,根据学情调查我们发现几乎全部的学生都把顶点处或者边理解为是角,却不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学生对角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如果上课不把这点讲透,再多的操作活动也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空间观念。经过研讨,我们形成这样一个共识,角的概念老师不讲太多,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教师在第一次出示角的图形时,就要告诉学生角是由一个顶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借助手势强调角是这样一个图形,因为课本没有出现角的符号。在所有指角的地方,都要用手势给学生明确的导向,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建立角的概念。这样,画角,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也会迎刃而解。

有意识的研讨使我们针对性的解决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何搞好大班额的分层教学;如何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等等。

2 无意的聊——实录夹让闲聊成为文化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上完课再累,回到办公室,也会不由自主的和其他老师互相聊聊,聊聊今天课堂上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处理的好与坏,有哪些得与失,甚至会对教学、作业中的一些问题产生争议等。老师们聊的这些话题都是有效教学中的问题,可聊过即忘。怎样让教师轻松闲聊的小话题发挥应有的作用呢?这就需要把教师的聊从无意向有意进行引领。经过考虑,我们就给各个数学教研组创建了校本教研实录夹,由教研组长负责监督提醒,组员随时记录,把平时具有价值的话题点点滴滴的记入资料夹中。从而使办公室的“家长里短”成为一种交流有效教学的文化。

每个年级的实录夹固定在本年级不流动,教到这个年级的教师都能根据教学随时应用实录夹中的内容,实现资源共享。我们数学学科会定期总结实录夹中的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也会收集其中一些共性问题,在集中教研时提出,由全体数学教师一起讨论解决。

这是来自六年级实录夹中的一个案例:

工程问题讲不讲,怎么讲?

师1:我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六年级关于“工程问题”专门列有例题,通过实际数字计算与单位“1”分率的计算相比较,得出结果相同,利用分率计算会更简便。然后系统学习工程问题。

老师2:我也记得。那时,例题中能看出一条路是1800米也好,180米也好,甲乙修完一条路的天数固定后经计算也是相等的,再引出只告诉“1条路”没有具体长度,利用每天修的是1/天数,来用分率计算。

老师1:现在课本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这样的例题。但计算中经常遇到比如:“行一条路,甲乙的速度比是3:4,那行完全程的时间比是():()”这样的题,不讲分率根本就分析不清。

老师2:是,我上年教六年级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讲这类问题时专门讲了一节这样的课,教给学生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决这类问题。这不是一道题的事,而是只要遇到这类题,学生就会遇到一次这样的麻烦,还不如专门给学生讲清弄明白的好。

老师1:我也考虑要讲,但咋讲,是不是按原来的,先通过具体数量,再通过分率来学习?

老师2:我认为按原来老教材那样讲挺好的,本身学生对分率学得还不是很透彻,通过数量还是好懂一些。

老师1:那咱们跟其他两位老师商量一下具体讲的过程。

实录夹中的问题都生成于老师的课堂,积累于老师的思考,提炼于老师的实践。

3 新旧对比。——比较引发新对策

对于我们正使用的新教材,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有许多的不适应,不自觉的会对新旧教材进行比较,我们采用了相应的对策。

(1)对比备课。

除了加强集体备课,我们配备不同版本的教材,鼓励教师在深研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对不同教材加以比较借鉴,选择确定更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增设常规练习。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计算教学课时少了,但学习内容没有减少,要求也没有降低。我们把计算作为课堂常规练习,要求各年级选取不同的的内容和形式,每节课前进行五分钟的口算练习。

(3)开发实践活动。现行教材不少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而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或者其他原因,往往忽略了这部分内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加以挖掘,开展有趣的学生探究性活动。例如一年级制作钟面活动,就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对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丰富和提升了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科文化。教学中老师享受育人的快乐,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实现教学相长,这应该是我们有效教学研究的归宿。相信有效教学的研究一定会真正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档: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论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浅析信息化时代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
浅谈色调和四步练习
浅谈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
提高电力系统静态稳定性的几种措施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谈县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浅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微博课堂”模式的可
机关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问题
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与脱毒技术
浅谈壁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新语境背景下的电视新闻
举直错诸枉